复旦大学AI大课20升级: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新风潮
发布时间:2025-03-28 05:59:30

  近年来,复旦大学正在全力推进一场针对教育的深刻变革,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促进教与学的有机融合。这场变革不仅是学校教育模式的升级,更是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巨大步伐。2024年,复旦大学将启动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新阶段,开启“AI大课”1.0版本,努力塑造出以AI+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。

  在这一阶段,复旦大学计划构建高质量的“AI-BEST”课程体系,全面覆盖全体本科及研究生学生。2024年的目标是推出116门AI-BEST课程,随后进入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,预计到2025年底,累计将有7500余名师生参与这一课程学习。这一课程体系的打造,旨在以通识教育、核心技能、学科知识与垂直领域应用相结合的方式,培养出具备全面AI素养的复旦大学生。

复旦大学AI大课20升级: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新风潮

  值得一提的是,该校还首次为“X+AI”双学士学位项目铺平道路,2024年获批设立23个这样的项目,并吸引了173名学生参与培训。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,manbetx万博APP旨在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,助力他们在未来科技与智能化的浪潮中,占据先机。

  在“AI大课”1.0的基础上,复旦大学将于2025年全面推进“AI for Education”(AI4E)计划,manbetx万博APP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教育改革的飞跃。在这一全新理念的指引下,学校将推动“智学”“智教”“智评”和“师生共创”的全面协同,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创和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。

  与此同时,复旦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出台了本科毕业论文使用AI工具的规范,以确保AI赋能教学的新形象。这一新规的实施,将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度互动,帮助他们共同探索AI应用在科研及学习中的深远影响。

  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,复旦大学的“AI-BEST”课程体系强调跨学科的知识交叉与应用。学校设定的三个渗透目标,包括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、AI+教育涵盖全部一级学科和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所有专业,确保了AI知识的全面渗透。

  具体来看,复旦大学在推动课程建设的同时,还构建了一个覆盖全校的AI教育体系。通过设置创新的课程代码编码规则并向全校推广,学校不仅重构了教务管理体系,也推动课程的融合与共享。未来,复旦希望能够引领全国高校的AI课程建设,共同提升教育质量。

  为了满足多层次的学生需求,复旦大学将继续深化“双学位”培养,计划在2025年遴选出更多的“X+AI”项目,并已从A+学科中选出10个一级学科,创建“学术型学科博士+专业型AI硕士”双学位项目,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,推动学术研究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。

  此外,复旦大学结合独特的“2+X+Y”交叉培养体系,开发了一系列AI+微专业,针对学生的不同背景和需求。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,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。

 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,复旦大学希望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,与同济大学等高校开展AI课程的共建共享,探索适合新时代的AI人才培养新模式。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,也将为师生提供创新的教学空间,包括智慧教室、主题实验室和数智化研讨室等,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优势。

  此外,复旦大学还计划搭建智能化教学评价体系,全面推进AI在教育中的应用。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,将带动教学方式的变革,推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在AI赋能下开展更富创新性的研究和教学。

  复旦大学的这一系列举措,无疑为中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。AI大课的全面推行,将为学生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,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AI+人才。随着这一教育模式的深入实施,相信复旦大学将在引领全球教育变革的过程中,manbetx万博APP书写新的篇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